工厂生产摄影大赛照片如何起名(如何起名 用户名)

发布时间:

《聚焦叁农》月华日辉,乾坤浩瀚,这方热土—草堰,代有接力,英才辈出,单金德,就是当中的佼佼者。草根人生,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从政道路,尽忠职守,追求卓越;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苦其心智化庄严,一轮圆月耀天心”,眼观万象,捕捉精彩瞬间,在摄影艺术的众芳国中,撷取硕果,享誉国内外。

艺术摄影是难以欣赏的,这是大部分人的共识。


1949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初叁,在苏北大丰县小海区红星村六队单增余家,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第一声响亮的啼哭,给在艰难中度日的全家带来几许天伦之乐。大人给他起名字,寄寓了“金贵”与“德昭”的意蕴。单金德,在祖辈(祖父单高荣、祖母单茅氏),高堂双亲。(父亲单增余、母亲杨德银)的扶掖下,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步入少年,青年,无时不沾有亲人的温暖与泥土的气息。带着草堰的秉赋与特色,于1969年2月走进部队这所大学校。1970年4月入党,熔炉锻炼,军旅八载,在单金德人生的旅途上是何等重要的里程碑!1976年5月在草堰塑料厂做工,嗣后任该厂供销科长,副厂长,继之于1979年调交管站,任副站长,1984年9月任草堰交管所所长。

1991年,华东六省一市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发生,单金德其时正在盐城市参加交通工作会议,6月12日下午会议结束,交管所电话通知单金德:政府找你有事,会议结束之后直接到达政府。镇党委书记张太泉、党群书记杨启云说,草堰北粮库有2500多吨稻谷急需抢运,这当口大丰县粮食局副局长向增来专程赶到达草堰,四人一起到北粮库查看灾情,发现灾情十分紧急。2500吨稻谷是国家储备粮,意义重大,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马上转运。接到任务后,单金德提出两个方桉,第一个是水路运输,调用两艘千吨船队运输,但因水涨船高,无法通过桥梁而无法实施;第二个是陆路汽车运输,大丰运输车辆有限,社会车辆难以统一安排,只能上报大丰县交通局,同时向盐城市交通局报告,回报灾情,请求上级支持,紧急之时,调用了盐城市粮食车队8台车辆参加抢运,8台车计64吨车皮,同时组织了社会车辆参于抢运,稻谷从草堰运到南阳镇,于是,单金德增用由南向北空车辆,只是路过草堰的空车就带一车粮食走,并安排专人随车押运。精心组织突击装包卸粮,科学安排歇人不歇车,终于提前两天完成任务。最后部分潮湿稻谷运到猪厂加工成饲料,没有浪费一点粮食。担当与完成此次任务共用7天7夜,以忘我的工作精神,他吃住都在抢粮现场,无空过问家中老小。单金德在交管所所长的位置上,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表现突出为抢救2500吨稻谷并使之安然无恙,作出了特殊贡献,被草堰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大丰县交通局表彰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盐城市交通局给予记功一次。

人生历炼,风雨兼程,一抬腿,便踏上了生命的延长线。1992年10月,单金德任草堰镇常务副镇长;1998年4月任草堰镇党委副书记。修为造化,尽忠职守,赢得党心民意的嘉许。2001年3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大丰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热爱草堰古文化,有好多事情,势必常与政府领导打交道,那么,在我的感觉中,单金德确是怀揣一份乡愁,有自己的解读与感悟。为抢救和保护草堰历史文化遗产亲力亲为,桩桩件件,林林总总,令我刻骨铭心。

草堰义阡禅寺一尊古铁香炉遗落在东台泰山寺。1998年是单金德与我,也请了文化站姜鸿愚一道前往东台泰山寺,找了达禅大师商量,单金德言辞恳切,达禅大师备受感动。达禅说:“我们这一带只有草堰有义阡禅寺。草堰政府领导这般重视草堰老香炉的回归,阿弥陀佛!”单金德说:“在(文革)的动乱之中,是你们保护了这尊大香炉,草堰老百姓是不会忘记的!”泰山寺当初付给“卖者”的叁百元,单金德当场掏出这笔钱给添付上了。唉唉,有过流落在外的辛酸的过往,这尊珍贵的古香炉终于回归草堰义阡禅寺。竹溪碑廊,是盐城市文保单位。那一年,对碑廊整修扩容,当是时,我发现了丁溪有两块古碑,便向单金德作了汇报,他很重视,第二天早上,即与我到丁溪,花了200多元线,将两块古碑收归竹溪碑廊。草堰关岳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九年,1969年秋被拆毁,厚重的“关岳庙”石匾,沉埋在粮油厂车间机器下,古石匾取出来时见上面被之前浇封些水泥,单金德细心的用锤、錾、凿、剔、等用具将石匾上的水泥一点点剔除掉。看着清理如初的石匾,单金德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司马迁说过:“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竭也;取予者,义之表也。”在华夏民族的大家庭中,作为有血性、有骨气、有报负,勤劳质朴、大智大勇的中国人中的一分子,单金德血液中流淌如斯 “修”、“智”、“爱”、“仁”、“义”的文化内核。草堰东汉始产盐,历史上,丁溪场、小海场、草堰场叁场衙门均设于草堰之境,千年古镇,积淀了何等厚重的历史文化。单金德在草堰镇政府担任领导职务,草堰古镇,确实触动他心灵的美好情感,履行责任与担当,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起来人称“拼命叁郎”。草堰申报历史文化名镇,那一年,单金德、戚月兰和我到南京,见到了戚德耀、蒋正柱、方长圆等老专家。这天我们在省文化厅汇报完相关情况,中午,就在文化厅楼下露天小摊点每人吃了5元的盒饭。生活上,以苦为乐,工作起来倾注全部的精力,这是单金德与生俱来的精神写照与秉持。单金德曾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有共产主义的信仰,就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定的践行共产党员修养与标准。”单金德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演绎信仰的故事,具体可读,生动感人。就说吧,我就是见证人,单金德在镇领导岗位上,为挽救和保护草堰古文化,不辞辛劳地做了大量的工作,草堰镇被省政府公布为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鸳鸯闸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单金德真真切切,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前人栽树后人纳凉,吃水不忘挖井人,想必后来者会记住这段历史,会记住有如单金德这样全力以赴,为社会创造正能量杰出之人所作出的不寻常的努力与所取得的骄人成就吧!

单金德于2009年10月退休,可他念兹在兹,仍然是心爱着工作,心爱着事业—他心爱摄影。1969年参军,在部队服役期间就爱好摄影,四十多年来,他一直没有放弃对摄影艺术的执着追求。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颂扬古镇新人新事新风貌,被当地干群称为“古镇上的摄影家”。天道酬勤,1969年以来,单金德先后有600多幅摄影作品在全国50多家报刊发表或获奖,其中《抢喜》、《恋》入编当代中国书画摄影作品集;《爱的旋律》荣获中华夕阳红文艺杯全国老年(大学)书画摄影大赛金奖;2012年摄影作品《共享资源》荣获第十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13年摄影作品《博浪》荣获第11届“中华颂”全国艺术大赛一等奖;2014年摄影作品《相濡以沫》荣获“中华夕阳红文艺杯”全国老年大学书画摄影诗文大赛金奖。2014年《相濡以沫》、《爱的浪花》入展国际奥展;《胜似闲庭信步》荣获江苏省第七届五星工程奖(优秀奖),《歌伴舞》荣获江苏省第八届五星工程奖(银奖)。2007年,他获得影响中国行业楷模、中华兰亭艺术家、中华夕阳红文艺模范等称号。有136幅摄影作品参加国际摄影大赛入展,有多幅作品获优秀奖、勋带奖、金牌奖,其中2021年度《金秋霞光耀渔舟》荣获国际摄影金牌;2022年度《竞赛》、《山村晨炊》、《竞赛》、荣获国际摄影大赛叁枚金牌。